08

主动融入 项目落地

■ 本报通讯员 赵冬至 本报见习记者 阮孟玥 2021年03月04日

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一块块废旧锂电池被流水线上的机器争先恐后地吞进肚子里,随着机器的不停运转,硫酸镍、含多种稀有金属的金属盐等可再生利用的材料成型了。

近日,记者走进池州高新区的池州西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一派繁忙景象。“像这些拆解出来的电池材料,经过加工后能循环利用,重新应用到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数码产品及储能设备等多个领域。”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徐烽介绍,在产业需求、环保升级和政策鼓励的多重政策驱动下,锂电池回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突出。

西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总部在上海,基地在池州的“飞地经济”落地项目,其母公司——上海西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杨浦区。随着企业发展,从2010年开始,上海西恩科技有限公司有意向生产领域发展,由于受上海市产业发展定位制约,他们重点考虑向有岸线资源优势和冶炼产业基础的长江中上游城市拓展。经过考察,该公司发现:500公里外的池州市贵池区有产业基础,但缺资金、缺项目。最终,该公司“飞”至贵池区,并在当地成立池州西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开启“制造基地和研发在贵池,融资和营销高地在上海”的发展模式。

这一切“流畅操作”实则得益于池州高新区主动融入“长三角”,支持“飞地经济”政策的不断落实。杨徐烽认为,通过“飞地”模式为企业发展带来的好处多多:“2011年建厂,第二年投产,园区工作人员主动靠前服务,很多事情压根儿不用我们操心。”

“为推动‘飞地’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我们严格落实重点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一签约就成立一套班子,协助解决其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池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立说,西恩科技公司从开建到投产的时间只有一年左右。近些年,该公司先后共投入8亿元,分三期建成了5万t/a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15万t/a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6000t/a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项目。

成功引进西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只是池州市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池州市利用自身区位优势,不断优化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为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环境。

关闭